人文與社會

183 posts

壞蘋果

放在這裡提醒自己:

每一個組織裡面都會有幾個壞蘋果,而越大的組織就可能會有越多的壞蘋果。所謂的壞蘋果可能工作效率低下又不改進的員工;也有可能是喜歡挑撥離間、製造糾紛的團隊成員。

身為一個領導或是管理者,切記不要因為想要根除壞蘋果而搞得其他人的日子很難過。如果因為對付壞蘋果而搞得大家日子都很難過,結果會是你的優秀員工一一離開。最後剩下的只有表現平平或是因為其他原因而走不了的員工。喔!當然,還有那些你想趕也趕不走的壞蘋果。

種族歧視

來美國20年,我接觸了很多關於種族議題的學術研究和討論。由於我的專業是教育,因此種族議題經常會出現在課堂上的討論以及學術研討會的議程中。舉例來說,我們領域的專業社團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Higher Education (ASHE) 今年的研討會主題Woke Academy就是一個以種族議題為中心的主題。雖然常常接觸種族議題,我個人其實沒有很多被種族歧視的經驗。上個禮拜的學術研討會卻讓我親身經歷了一遭。

話說2008年Barack Obama當上美國總統的時候,很多人以為種族歧視這個美國社會掙扎了兩百多年的議題總算可以退下檯面了。畢竟,黑人都已經當上美國總統了,種族歧視的問題還存在嗎?現在看來,當時的這些想法真是太單純太天真。自從Trump當上美國總統之後,白人至上主義者受到Trump直接和間接的鼓勵,現在美國各地不斷出現美國白人挑戰甚至挑釁種族平等的事件。這一切都突顯出「歧視」是人類天性的一部份,甚難根除。

幾年前,我跟我當年讀博士班時候的一個白人男性友人一起開始了一個研究計畫。這個研究計畫是我的主意,我的朋友Ashley幫我做了一些文獻調查並且幫我收集資料。我們兩個合作的很愉快,總算在今年我們把學術論文完成送到ASHE,也很幸運的被選上在今年的研討會發表。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是我,第二作者是我的朋友。

當我們在準備誰要負責講哪個部分的時候,我們決定讓Ashley做開場以及文獻的部分,我則是負責研究方法以及結果和討論。之所以這麼分是因為研究方法以及結果有比較多統計的細節,Ashley怕他自己講不清楚。我當然是沒有問題,所以就這麼定案了。

研討會當天,我們的發表非常的順利,一切都按照我們規劃的進行。你也可以從上面的圖中清清楚楚的看到誰是第一作者、誰是第二作者。但是,令我納悶的是當我們發表結束之後,大家都向Ashley問問題而不是向我問問題。而且他們在問問題的時候都引述”Ashley and Daniel’s study.”這真的讓我很納悶:螢幕上明明就打著Daniel and Ashley’s study,為什麼你們卻自己把我白人朋友的名字放在前面,然後把我這個亞洲人的名字放在後面呢?我知道我的聽眾們不是故意的,但是這難道不是一種種族歧視嗎?

There is a Fountain Filled with Blood

As a Christian, we must be constantly reminded that the purpose of our life is not to be successful in our career, not to be a good friend, not even a good parent or a good spouse.

No, those are all good to have but those are not the purpose of our life.

The purpose of our life is to glorify the Lord who died for our sin on the cross so we can be saved.

The purpose of our life is to bear the witness of His saving blood so to bring the good news to the lost souls.

That I shall always remember.

一個國家的實力

過去這30年來由於中國經濟的崛起,越來越多的人在討論中國的國力這個問題。很多人喜歡把中國跟美國拿來比,畢竟美國是大家公認的目前世界第一強國。現在既然中國也是強國了,那中國的國力什麼時候可以超越美國呢?

一般人衡量國力主要是看三個方面:經濟、軍事、和人力資源。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大家有目共睹,依照大部分經濟學家的看法,中國的總體經濟量超越美國是遲早的事情。至於中國的人均收入要什麼時候才會超越美國就比較難說了。軍事上來說中國目前還沒有辦法跟美國媲美,但是軍事力量跟經濟實力基本上是成正比的關係。只要中國的經濟不斷的快速發展,中國的軍事力量要追上美國也是遲早的事情。

最後一個比較國力的指標是人力資源。一般比較人力資源的指標有大學畢業生占人口總數的比例以及世界頂尖大學數量等等。中國由於人口眾多,因此大學畢業生的總數也多。至於中國一般大學畢業生的素質跟美國一般大學畢業生的素質比起來那個比較強,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我就不在這裡討論了。

我想要討論的其實是一個不常被人注意到的國力指標,我稱之為「隱藏的人力資源」。在我解釋什麼是隱藏的人力資源之前先讓我來說一段歷史: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偷襲美國的太平洋艦隊總部珍珠港造成美國海軍艦艇大量的損失,但是也因此讓美國正式對日本宣戰。

1942年5月4-8日,日本與美國在珊瑚海的海上發生海戰,這是歷史上的第一次航空母艦對戰。這次的海戰雙方均損失了重要的艦艇。日本的輕型航空母艦祥鳳號被擊沈,而日軍另外一艘航空母艦翔鶴號則受重創。美國方面則是航母列克星敦號(USS Lexington CV-2)遭擊沈,同時約克鎮號(USS Yorktown CV-5)航空母艦遭重創。當約克鎮號在5月27日返抵珍珠港的時候幾乎已經是半沈的狀態。依照當時日本海軍的估計,約克鎮號修復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而美國海軍的工程師則是估計至少要90天的時間才能修復。

此時,美國的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茲上將遇到了一個非常棘手的難題。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透過破譯日本通訊密碼,得悉日本即將在6月初派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帶領八艘航空母艦以及其他350艘海軍艦艇進攻中途島,而當時美軍在中太平洋只有兩艘航空母艦。由於中途島是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的據點,因此尼米茲無論如何都不能讓日本拿下中途島。於是,尼米茲上將下令不顧海軍的一切規定,要求任何可以參與維修的美國人立即參與修復約克鎮號。你可以想像修復一台航空母艦是多麼複雜的一件事情,如果修復的品質不好,說不定一出海船就沈了,更別說還要打什麼仗。但是,不可思議的是尼米茲上將召集了1000名維修工,在約克鎮號進港68個小時之後便大致的修復、然後立即出海參與中途島戰役。雖然約克鎮號最後還是在中途島被日軍擊沈了,但是它拉了四艘日本航空母艦跟它一起陪葬。史學家一致認為中途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捩點。如果不是那台68小時被修好的約克鎮號,太平洋戰爭說不定還要多打幾年。

為什麼會突然講到美國的國力呢?因為前天晚上我們這裡有龍捲風。在美國有一群業餘無線電玩家,他們在經過簡易的氣象觀測訓練之後便成為所謂的暴風觀測員(Storm Spotter)。每當有龍捲風或是類似的惡劣氣候時,各個地區的緊急應變中心便會指揮這些業餘的氣候觀測員到不同的地方進行觀測,他們稱之為Skywarn。由於我也是擁有執照的業餘無線電玩家同時我也受過氣象觀測的訓練,因此每當有惡劣氣候來臨的時候我便會打開我的無線電來瞭解情況。我不得不敬佩美國的民間在緊急應變上的組織和效率。雖然大家都是業餘的無線電玩家,但是他們的運作簡直就是像軍隊一樣的有效率。這就是我所謂的隱藏的人力資源。美國之所以強大不只是因為他們的人均收入高、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還有世界上最好的大學。美國強大真正的原因是他們的民間有各式各樣奇才的人,而且他們知道該在什麼情況下組織起來。中國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做到這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