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may also like
整個尋琴記系列的文章可以在這裡找到:<尋琴記系列> 前幾天趁著小孩提早放學,我們又去Dallas看了一次鋼琴。這次看琴我們先到Metroplex Piano Warehouse,這一家是Yamaha, Pramberger, Seiler, Mason & Hamlin, Samick, 和Knabe的代理商。我們之前並沒有來過這一間店。根據我已經做好的研究,這一家店裡我有興趣的琴有Johannes Seiler GS-160, Pramberger PS-157, 和Knabe WG-54。 開車開了50分鐘來到Metroplex Piano Warehouse。走進店裡發現店面不小,但是裡面的琴比起我們之前去過的兩家店Collora Piano和DFW Piano Gallery少了很多。再仔細一看,店裡面基本上都是Yamaha的琴。當然,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Yamaha的琴賣的最好,所以店裡擺的最多。但是我很失望的是我有興趣的三台琴他們一台都沒有。於是我們只好試彈了一下Yamaha的琴。店裡最多的是Yamaha […]
整個尋琴記系列的文章可以在這裡找到:<尋琴記系列> 今天趁著去Dallas辦事順便到Collora Piano和Metroplex Piano Keller走了一趟。這裡記錄一下我今天比較有印象的幾台琴。 先去的是Collora Piano。我首先試了Ritmuller GH-188R和其他幾台比較小一點的Ritmuller平台三角鋼琴。Ritmuller和Pearl River是我們幾個月前開始找鋼琴的時候最先試彈的幾台琴。當時我跟我老婆的感覺是Ritmuller聲音不錯但是觸鍵太輕。經過這幾個月我們陸陸續續的試彈了不下幾十台琴,今天再回去彈Ritmuller,我不再覺得它的觸鍵太輕,但是它的音色卻讓我覺得頗反感。我個人喜歡比較mellow的音色。Ritmuller的音色算是mellow但是有點悶悶的感覺。我很不喜歡這種悶悶的感覺。之前在Piano Gallery彈過一台Samick也是這種感覺,非常不喜歡。看來Ritmuller是要從我的名單上剔除了。 然後我試了一台Wilhelm Schimmel W-180。Schimmel是德國品牌,他們的Wilhelm Schimmel系列鋼琴是在波蘭組裝的。店員說這台琴的價格大約是美金兩萬七左右。彈完Ritmuller之後再彈這台琴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聲音很清新,不錯,但是兩萬七有點超出我的預算。 然後我試了一台重建(rebuild)的Steinway M。才彈了幾個音我就清楚的發現Steinway跟剛剛的Wilhelm Schimmel W-180差別在哪裡。Wilhelm Schimmel W-180的聲音聽起來很清新但是色彩很單薄,Steinway的聲音聽起來色彩很豐富。我不知道要怎麼樣形容這種感覺,我只能說Wilhelm Schimmel W-180的聲音讓我覺得像是一位16歲的少女,很清秀但是缺少一種成熟的魅力。而Steinway的聲音讓我覺得像是28歲的輕熟女,有了一點人生的歷練,很美但是又不會太豔麗、太老氣。只可惜這台Steinway外表太舊我老婆是不會接受的。 […]
整個尋琴記系列的文章可以在這裡找到:<尋琴記系列> 在經過了好幾個月的等待之後,我終於來到了Cunningham Piano!一早起床坐上七點從Columbus, OH飛往Philadelphia的飛機。我這一輩子從來沒有去過費城,第一次去費城竟然是為了去看鋼琴。本來我打算下飛機之後坐計程車前往Cunningham Piano,結果當我發簡訊給Cunningham Piano的老闆Rich Galassini的時候他竟然主動說他要來機場接我,這真是太貼心了。 坐上Rich的車之後(我很驚訝Rich竟然開著一台Ford Fusion。我看過好幾個鋼琴店老闆不是開Mercedes就是BMW),他帶著我在費城裡面兜了一圈。我不得不說這個城市給我的第一印象非常的好。費城是美國最古老的都市之一,因此它的建築非常的有特色。費城是一個很漂亮的都市,而且隨處可以見到美國的歷史。 Cunningham Piano最近剛把他們原本在工廠旁邊的展示間賣了,然後在費城最大的購物商場裡面開了新的展示間。Rich沒有帶我去展示間而是直接到Cunningham Piano的工廠。Cunningham Piano是一間以重建鋼琴出名的公司,我在他們的工廠裡看到很多被支解準備重建或是重建到一半的鋼琴。我聽過一些很有經驗的鋼琴技師說如果你要買好的鋼琴就要跟重建鋼琴的公司買。為什麼呢?因為真正在美國生產鋼琴的公司只剩下三家:Steinway & Sons, Mason & Hamlin, 和Charles R. Walter。這三家鋼琴公司生產的琴都是高檔琴,不是一般人買的起的。但是美國還有一批小公司專門重建鋼琴,Cunningham Piano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家。重建鋼琴基本上就等於是製造一台新的鋼琴,因此重建鋼琴的公司必須對鋼琴的每一個細節,甚至連鋼琴的歷史都要有非常徹底的瞭解。 […]
整個尋琴記系列的文章可以在這裡找到:<尋琴記系列> 備琴(prep)是購買鋼琴的過程中最常被忽略但卻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很不幸的是大部分的鋼琴買家都不瞭解備琴的重要性。我個人在經歷了整個購琴的風風雨雨之後,我真的覺得跟誰買鋼琴幾乎比買哪一個廠牌的鋼琴更重要。為什麼呢?請聽我分解。 首先,大部分購買鋼琴的人對於鋼琴經銷商的工作都有錯誤的認知。很多人喜歡把鋼琴經銷商跟汽車銷售商拿來做比較:鋼琴跟汽車的價格都很高,購買的過程看起來也很類似。當你想要買車的時候,你會到不同的汽車銷售商試車。如果你試到喜歡又價錢適中的車,你就會想辦法用最便宜的價錢把它買下來。買鋼琴似乎也是這樣,但是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但是一般人不知道的差別:汽車出廠的時候是一個完成品,但是鋼琴不是。汽車經銷商的工作基本上只是把從工廠運來的汽車放在展示場上,他們不太需要做什麼備車的工作。鋼琴經銷商卻不是這樣。由於鋼琴內部的零件會受到氣溫和濕度的影響而產生變化,而長途運送的過程中更有可能因為路途的顛簸而造成零件的鬆動。還有,新的鋼琴琴弦很容易走音,需要不斷的做微調才能維持音準。因此,大部分的鋼琴在出廠的時候只有85%完工而已,最後的15%必須由鋼琴經銷商來完成。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一台新車被送到經銷商的手裡時引擎還沒有完全鎖緊、門只上了一半的螺絲、玻璃和方向盤還放在一邊沒有裝上去,那經銷商需要花多少人力和時間才能把這台新車準備好?基本上,鋼琴經銷商收到的每一台新的鋼琴都是這樣的狀態(除了少數幾家鋼琴公司例外,其中最出名的是Yamaha)。 一般來說,一個好的鋼琴經銷商會花5-10天的時間來備琴(prep),然後才把鋼琴放到展示間裡面。但是我也看過有經銷商把鋼琴從貨櫃裡面拿出來就直接放到展示間的。對於消費者來說,他們可能彈到一台觸鍵非常生澀的鋼琴然後就以為某個品牌的鋼琴觸鍵都是那樣。殊不知鋼琴的觸鍵主要的決定因素在於經銷商有沒有花時間調制(regulate)整個擊弦機制。當我去DFW Piano Gallery試琴的時候我發現他有些琴的觸鍵非常順但是有些非常的鈍又澀。我當時一直以為是鋼琴設計的問題。但是當我去Cunningham Piano Company試琴的時候我發現他們展示間裡的每一台琴觸鍵都很平順,雖然每一台琴的觸鍵多少還是有一點差異(特別是價位不同的琴之間),但是很顯然的Cunningham Piano Company有花時間調制過每一台他們展示間裡的鋼琴,因此他們的觸鍵才會那麼的一致。 因此,我建議每一個選購鋼琴的人一定要注意你買琴的經銷商有沒有好好的備琴。備琴不只是調音還包括調制(regulate)和整音(voicing)。如果一家經銷商在鋼琴賣出去之前都不願意好好的備琴,你覺得他把琴賣給你,賺到你的錢之後有可能提供高品質的售後服務嗎?
One thought on “The Backyardigans”
我也很喜欢。觉得故事都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