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nomy

3 posts

月全蝕 2010

今年的12月21日是今年唯一一次的月全蝕。由於月全蝕發生的時間是半夜12:32到凌晨4:02,我本來是沒有打算要出去看的。但是當天晚上不知道為什麼天氣異常的溫暖。通常12月中Dallas這裡的晚上氣溫大約都在華氏30~40度(攝氏-1度到4度)之間,那天晚上竟然有將近60度。於是,我摸黑把我幾個月前新買的望遠鏡搬到後院來好好的觀測我這輩子的第一個月全蝕。

以下的照片是用Nikon D300配上35mm F1.8定焦鏡透過我的望遠鏡Linny (Sky-Watcher 90mm Refractor, eyepiece: Baader Planetarium Hyperion 24mm)照的照片。我對於拍攝天文照片是一竅不通,所以拍出來的結果不是很好。不過我還是野人獻曝的來跟各位分享一下:

Continue reading

如何選購觀星用雙筒望遠鏡

(前言:
這是一篇很長的文章。這篇文章分成兩個部分: 雙筒望遠鏡的基本知識雙筒望遠鏡選購指南。如果你想要購買你的第一支觀星用的雙筒望遠鏡,我建議你從頭到尾把這篇文章讀完。如果你只想知道買哪一支比較好,但是你對於該怎麼判斷望遠鏡的品質完全沒有興趣,那你可以直接跳到本文的後半部去讀雙筒望遠鏡選購指南。)

觀星需要什麼樣的器材?

很多想要學習觀星的人常常有一種錯誤的想法就是看星星一定需要一台天文望遠鏡,其實這種想法並不完全正確。然而,更加錯誤的觀念是觀星需要放大被率很高的天文望遠鏡。我希望看完這篇文章之後你會瞭解放大倍率並不是選購天文望遠鏡的要素。

觀星初學者所需要的器材很簡單:一本入門的觀星書籍(NightWatch: A Practical Guide to Viewing the Universe是一本很好的選擇)或是星座盤,一雙眼睛,如此而已。如果還有一些預算,則可以買一個雙筒望遠鏡。等到對星空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後,再考慮買一台天文望遠鏡。

雙筒望遠鏡的基本知識:

人類的肉眼在沒有任何的輔助下可以看到最暗的星星在完全無光害的情況之下大約是6等星。(星星的等級越高越暗,等級越低的星越亮。太陽是地球可見的天體中最亮的。太陽的亮度是-30.3等星,滿月的月亮亮度是-12.92等星。)在有一般光害的都市裡,人類肉眼可以看到最暗的星星大約是3等星。一個10×50的雙筒望遠鏡則可以看到9~10等星,一個3吋的天文望遠鏡可以看到11等星,6吋的天文望遠鏡可以看到13等星。由此可見,一個簡單的雙筒望遠鏡可以大大的擴展肉眼所能看見的天體數量。

我之前說過放大倍率不是購買天文望遠鏡的主要考慮因素。如果你買望遠鏡主要的目的是賞鳥或是觀景,那放大倍率會是考慮的因素之一。對於天文觀測用的雙筒望遠鏡,選購時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是物鏡大小、適眼距(eye relief)、出射光瞳(exit pupil)、鍍膜、視野(field of view)、稜鏡材質、以及重量

Continue reading

看星星&觀星日誌08302010

從小,我就對天上的星星有著很大的興趣。我的網站之所以叫做風沙星辰,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我對星空的好奇與熱情。

我這一輩子第一次對星星產生興趣是在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學校的校外教學帶我們到台北圓山的天文台參觀。透過天文台的全天式螢幕我看到模擬出來的星象變化。這對於我這個在都市長大的小孩來說真是大開眼界,也打開了我對星象的興趣。

幾年後的一個夏天我們全家到台中的廬山溫泉去旅遊。那次旅遊的其他細節我都不記得了。我唯一記得的事情是那天晚上在沒有光害的廬山看到好多好多的星星。更令我訝異的是當我們全家正抬頭看著星星的時候,我爸爸突然指著天空說「那是北斗七星、那是仙后座、這是北極星」。我當時真的是聽的目瞪口呆。我問我爸說:天上那麼多星星,在我看來每一顆都長的一樣,你怎麼有辦法辨認出來那一顆星是什麼星呢?我爸只簡單的說了一句:多看就會了。從此以後,我便立志要學會看星星。

當然,回到台北之後我的觀星計畫也就不了了之了。首先是台北這樣的大都市光害太嚴重,可以看得到的星寥寥可數。其次是我上了國中之後功課繁忙,也沒有精神再去管看星星的事。

就這樣一拖就到了我讀大學的年代。在中原大學的四年中我有不少時間在深夜獨自望著星空。雖然中壢也有嚴重的光害,但是跟台北比起來是好多了。大學四年讀下來我已經可以輕易的認出夏季大三角、北斗七星跟獵戶座。其實我認識的星座很少,頂多就是夏季大三角、北斗七星、獵戶座再加上仙后座。然而我發現要唬人(特別是女生)其實也不需要知道太多星座。當你指著天空跟別人說這是北斗七星,七星的杓子頂端往前延伸就可以看到北極星。大部分的人聽到這裡就已經佩服的五體投地了。於是我大學四年總共也就認識了三個星座。

大學畢業之後我馬上入伍當兵,然後很快的被送到了金門。金門真是一個非常適合看星星的地方。由於金門跟台灣比起來人口相對的稀少,而且軍隊晚上通常都會進行燈火管制(免得被敵人發現部隊的所在),因此金門的光害甚少。但是在金門還是有一些攔阻我看星星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我在當兵,不是在度假,而且我當的是個小小的二等兵。當兵有的是時間,但是問題是沒有自己的時間。我每天花很多的時間站哨,包括站夜哨。站夜哨的時間照理來說是最適合看星星的,但是站哨的時候我必須要專心的觀察哨所附近的風吹草動,因此我沒有辦法專心的研究星星。

另外一個阻止我在金門看星星的原因是我在金門找不到一本好的觀星指南。雖然我在金門看到很多的星星,但是如果沒有好的參考書籍,就算看到再多的星星也不會懂他們叫什麼名字,屬於那一個星座。這個現象一直到我來到美國之後才有改善,我發現英文的天文書籍數量和品質真的不是中文書能比的。

就這樣我在金門一年八個月學會了看五個星座:天蠍座、獅子座、大犬座、雙子座、和小熊座。其實還有一些其他的星座我應該也認的出來,但是以上提到的是我比較熟悉的。

這些我在金門認識的星座中最讓我念念不忘的是天蠍座。我在台灣從來沒有看過天蠍座,來美國之後也很少看到天蠍座。金門的天蠍座是我在台灣和美國各地看過最美的天蠍座。天蠍座之所以很難看得到是因為它是屬於南半球的星座,因此住在北半球的人通常只出能在地平線附近看到天蠍座。由於天蠍座出現的視角很低,因此任何的樹木或是建築物都很容易擋到天蠍座。巧的事我們營區的南邊是一望無際的金沙水庫。因此,我可以在夏夜清楚的看到天蠍座有名的毒勾。那個毒勾甚至讓我在從來沒有見過天蠍座的情形之下一眼就認出它來。總之,我很懷念金門的天蠍座。

來到美國之後我本來以為會有很多機會看星星,但是因為功課繁忙,所以真正可以看星星的機會極少。一直到了我拿到博士學位在Indiana開始上班之後我才重新拾起看星星的嗜好。但是由於Bloomington的樹又高又茂密,而且我們家住的公寓前後都有住戶,沒有地方讓我可以好好的看星星,因此我在Bloomington也沒有好好的享受看星星的樂趣。

在Bloomington的時候我買了好幾本天文方面的書籍,又買了兩支10×50的雙筒望遠鏡:一支是Pentax 10×50 PCF WP II,另外一支是Bushnell Legacy WP 10×50。Pentax的成像跟視野都比Bushnell好,但是因為Pentax太重,所以我後來就把它在eBay上給賣了。

同一年的冬天,我要求我老婆送我一台Orion StarBlast 4.5 Astro Reflector Telescope做我的聖誕禮物。但是後來因為一些因素讓我覺得StarBlast不是很適合我當時的需要,因此我就把它退了。我一直很希望有一天可以買一台Orion SkyQuest XT8i IntelliScope Dobsonian Telescope,不知道我的願望哪一天可以完成。在Indiana的時候我也很積極的想要加入Bloomington附近的天文社團,但是因為他們離Bloomington有點遠,所以後來還是放棄了。

Anyhow,自從有了小孩之後,我的觀星計畫也就被擱下了。一直到了上個禮拜,因為要前往Cedar Hill的Mt. Lebanon Baptist Encampment參加北德州三個大學的學生團契聯合舉辦了學生營會,所以我又把我的Bushnell從衣櫃了拿了出來。這一拿出來又重新點燃我看星星的興趣,我這才發現我們家後院雖然有些光害,但是還是可以看到不少的星星。我於是帶著我的Bushnell和我的觀星手冊到後院看了好幾個晚上。意想不到的是我的Bushnell Legacy 10×50可以看到的星星還真不少。

以下是我這幾天的觀星日誌(8/29-8/31/2010 around 4:00-5:30 am UTC, cloud cover:clear, transparency: average, seeing: average 3/5, temperature: 80-85 degree):

首先,我在東方天空看到非常明亮的一顆星,根據Stellarium上的記載,這是木星。如果用10×50的雙筒望遠鏡看木星,除了看到木星還會看到會看到木星的四顆衛星:Io, Europa, Ganymede and Callisto。由於角度的關係,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次看到這四顆木星的衛星,但是我已經分別看到了Europa, Ganymede, and Callisto。

除了木星之外,天王星(Uranus)也在木星的附近。雖然天王星比木星黯淡許多(木星的亮度是-2.69,天王星則只有5.77;星星的亮度是數字越小越亮),但是在10×50的望遠鏡中還是可以清楚的辨認。

接下來,我著手觀察我這一輩子的第一個Messier Object。Messier Objects是法國天文學家Charles Messier所觀察發表的103個星雲跟星團。我這次所要觀察的是其中最容易的一個,編號M31的仙女座星系(Andromeda Galaxy)。仙女座星系是一個螺旋星系,距離地球大約250萬光年,位於仙女座的方向上,是人類肉眼可見(3.5等星)最遠的深空天體。 仙女座星系被相信是本星系群中最大的星系,本星系群的成員有仙女星系、銀河系、三角座星系,還有大約50個小星系。史匹哲太空望遠鏡最近的觀測顯示仙女座星系有將近一兆顆恆星,數量遠比我們的銀河系為多。在2006年重新估計銀河系的質量大約是仙女座星系的50%(資料來自Wikipedia

找到M31的方法有很多種。我個人覺得最容易的方法是先透過仙后座找到仙女座(Andromeda)的Beta星-奎宿九(Mirach),從Mirach往北邊大約4 度可以看到Mu Andromedae,再從Mu Andromedae往北大約3度可以看到Nu Andromedae,在Nu Andromedae的東北方大約1度就可以找到M31。

M31在我的10×50望遠鏡中看起來是一團灰灰的一片,有點橢圓型。雖然我看到的M31跟旁邊那張NASA照到的M31差很多,但是我很高興可以第一次看到一個Messier object。這個週末我的教會要舉行全教會退休會,我準備來繼續尋找下一個Messier o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