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衡量國力主要是看三個方面:經濟、軍事、和人力資源。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大家有目共睹,依照大部分經濟學家的看法,中國的總體經濟量超越美國是遲早的事情。至於中國的人均收入要什麼時候才會超越美國就比較難說了。軍事上來說中國目前還沒有辦法跟美國媲美,但是軍事力量跟經濟實力基本上是成正比的關係。只要中國的經濟不斷的快速發展,中國的軍事力量要追上美國也是遲早的事情。
最後一個比較國力的指標是人力資源。一般比較人力資源的指標有大學畢業生占人口總數的比例以及世界頂尖大學數量等等。中國由於人口眾多,因此大學畢業生的總數也多。至於中國一般大學畢業生的素質跟美國一般大學畢業生的素質比起來那個比較強,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我就不在這裡討論了。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偷襲美國的太平洋艦隊總部珍珠港造成美國海軍艦艇大量的損失,但是也因此讓美國正式對日本宣戰。
1942年5月4-8日,日本與美國在珊瑚海的海上發生海戰,這是歷史上的第一次航空母艦對戰。這次的海戰雙方均損失了重要的艦艇。日本的輕型航空母艦祥鳳號被擊沈,而日軍另外一艘航空母艦翔鶴號則受重創。美國方面則是航母列克星敦號(USS Lexington CV-2)遭擊沈,同時約克鎮號(USS Yorktown CV-5)航空母艦遭重創。當約克鎮號在5月27日返抵珍珠港的時候幾乎已經是半沈的狀態。依照當時日本海軍的估計,約克鎮號修復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而美國海軍的工程師則是估計至少要90天的時間才能修復。
此時,美國的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茲上將遇到了一個非常棘手的難題。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透過破譯日本通訊密碼,得悉日本即將在6月初派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帶領八艘航空母艦以及其他350艘海軍艦艇進攻中途島,而當時美軍在中太平洋只有兩艘航空母艦。由於中途島是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的據點,因此尼米茲無論如何都不能讓日本拿下中途島。於是,尼米茲上將下令不顧海軍的一切規定,要求任何可以參與維修的美國人立即參與修復約克鎮號。你可以想像修復一台航空母艦是多麼複雜的一件事情,如果修復的品質不好,說不定一出海船就沈了,更別說還要打什麼仗。但是,不可思議的是尼米茲上將召集了1000名維修工,在約克鎮號進港68個小時之後便大致的修復、然後立即出海參與中途島戰役。雖然約克鎮號最後還是在中途島被日軍擊沈了,但是它拉了四艘日本航空母艦跟它一起陪葬。史學家一致認為中途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捩點。如果不是那台68小時被修好的約克鎮號,太平洋戰爭說不定還要多打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