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44 posts

The Lord of Rings

我今天趕著魔戒第三集上演的第一天去看了這部電影。把文學名著搬上電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為大家都知道劇情也知道結局。沒有了這個元素,導演的功力就更重要了。我個人覺得一齣戲劇能否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他是否能反映人性。從這個角度來看,The Lord of the Rings算是一部很成功的電影。至少,這是我今天看過的「第三集」中最好的一部。我今年看過的第三集包括The Matrix第三集-超級失望的大爛片,魔鬼終結者第三集-超級暴力的血腥電影,還有今天的魔戒第三集-The Return of the King。我想我的功力還不足以來評論這部電影,我只能說這部電影,或者應該說這部小說,點出了人性中善良與邪惡的掙扎。人性真的是很脆弱,要勝過試探真是不容易。另外一方面,人間最美的事情大概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弟兄之情、男女間的愛情、父母與子女間的親情。沒有了「情」,人的一生真的會走的很辛苦。如果你想要讀關於這部電影的影評,我推薦你看陳韻琳寫的關於魔戒的一系列文章:http://life.fhl.net/Literature/lord/index.htm

晚上一個人在家,心情不太好,覺得有點孤單與寂寞。看了一場球賽,Dallas輸給了Boston(我是Dallas的球迷),結果心情更不好了。搬了家裡的一堆書到學校圖書館去還,結果竟然被警察攔下來問我拿著那一大袋是什麼東西。我跟他說是書,他就悻悻然的走了。Well,就這樣過了一天!

T3

前幾天看了州長阿諾從政前的最後一部電影-魔鬼終結者第三集。看了之後我有一些想法。

首先要說的是這部電影真的非常的暴力。從電影開始到結束都是殺!殺!殺!死傷人數無法計數。不知道是我太久沒看電影還是怎樣,我實在受不了這麼暴力的電影。但是,我今天主要要講的不是這部電影有多暴力,而是魔鬼終結者這一系列電影所呈現出來的意識型態。

1984年魔鬼終結者第一集上演的時候,我還在讀小學。那時我只知道這部電影很轟動,有一個機器人跑到現代來刺殺一個人類。至於其中有什麼意識型態我是沒什麼概念。

魔鬼終結者第二集在1991年上演,正好是我考大學的那年。我已經不記得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是什麼時候了。但是這幾年來電視上幾乎沒個月都要播一次魔鬼終結者第二集,在如此密集的媒體轟炸之下,我也重複的看了這部電影好多次。魔鬼終結者第二集的結尾是終結者摔進了煉爐中被火焚身,然後阿諾也英雄式的降落到發紅的鐵漿中。一切關於電腦對抗人類的故事似乎就這樣結束了。最後的結局是女主角Sarah Conner說了一段很感性的話,大意是說他對人類的未來又燃起了一絲希望,也許未來是可以掌控的。

到了第三集,之前的樂觀180度的轉變成了對未來的悲觀。原來該來的還是會來,電腦掌控世界的一天終究會到來,人類的歷史其實不是人所能控制的。

這樣的發展讓我想到美國人這幾年對靈界事物的重視。自從網路泡沫經濟破滅、911恐怖份子攻擊事件發生之後,美國人似乎體認到人類的歷史並不是人所能掌控的。於是乎,各種靈修、打坐、看風水、交鬼神之事突然變得流行起來。各種雜誌書籍也多多少少要談一些跟靈界有關的事物。這反映了什麼呢?我覺得這只是反映出美國人在經過多年豐富的物質生活之後,突然發現追求物質享受的人生其實是毫無意義。當一切物質上、肉慾上的享受都滿足了,人卻突然發覺自己的人生不知道活著是為了什麼。很悲哀,不是嗎?

眼神

今天在信望愛的網站上看到一篇文章叫做「眼神」,心裡很有感觸。不知道為什麼最近特別的想家。其實我離開家住在外面已經有好多好多年了。從高中二年級開始住校,讀大學也是住校,然後到金門當兵、出國….前前後後我已經在外面住了13年了!我從來就不是一個很會想家了人。我們家的每一個人都很獨立,但是我們也都很珍惜在一起的時光。上禮拜是我祖父90歲生日,我打電話回去祝他生日快樂,他當然是高興的不可言喻。記得我去年從台灣回來美國後,我祖父在跟我說他在我離開台灣後一個禮拜都沒辦法好好的睡,因為他心裡一直想著我。我聽了好難過好難過。雖然我祖父身體還很健康,但是誰也不知道我還有多少時間可以跟他相處。一個人在國外讀書也許是一種磨練吧!當愛的人都不在身旁的時候,唯一能緊緊抓住的就只有主耶穌。可是說實在的我還是希望能有愛的人在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