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ly Archives: 2006

35 posts

中國政府宣稱他們「真的」沒有在過濾網站

根據CNet的報導,一位中國政府官員在雅典所舉行的一個聯合國會議上宣稱中國「真的」沒有在過濾Internet上的網站。「真的!」這位官員強調,「我知道中國的網路使用者有困難連到一些國際上的網站,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有在過濾網站。我也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會有困難連到這些國際上的大站!」

問題是呢,根據哈佛大學法學院所做的研究,網路上有19,032個網站在中國是被阻擋的。喝!沒想到我的網站BibleDaniel.com也赫然在列!不知道我是該高興還是難過!

block_bibledaniel.gif

莫做糊塗人

samuel_saul.jpg當我提到「糊塗人」的時候你會想到什麼?我想大部分的人會想到那些常常把事情忘記的人。我相信我們都有掉東西的經驗:當你準備要出門的時候突然發現鑰匙不見了,或是到了要交作業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作業忘了帶,或是根本就忘了做。這樣的糊塗事我們大家都經歷過。但是我今天所要講的糊塗人不是這樣的糊塗人,我今天要講的糊塗人是聖經中所提到的糊塗人。

讓我們一起讀今天的經文:以弗所書五章15-17節:「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

當我跟仰晴說我這個禮拜講道要講「糊塗」人的時候,她很疑惑的看著我說:聖經裡面也有糊塗人嗎?答案是有的,中文聖經中有四次提到「糊塗」這個詞,其中兩次在舊約,兩次在新約。在新約的兩次,一次是我們剛才所念的以弗所書五章17節:「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新約中另外一處提到糊塗人是在彼得前書二章15節:「因為神的旨意原是要你們行善,可以堵住那糊塗無知人的口。」聖經中另外一個跟糊塗很相近的詞是「愚昧」。愚昧這個詞出現的次數就多了,整本中文聖經總共用了110次愚昧這個詞。但是愚昧跟糊塗顯然不同。愚昧人這個詞在聖經中有很多種意思,它指的是可能是智力上比較低落、天真、或是道德上有瑕疵的人。愚昧人用的最多的地方是舊約聖經的箴言。箴言裡面有很多愚昧人和智慧人的對比。

很奇妙的是在舊約聖經裡面兩次提到糊塗人都是用在同一個人身上。如果舊約聖經所有提到糊塗的都是同一個人,那麼顯然這個人真的是很糊塗了,我們就來看看這個舊約聖經中的糊塗人是誰。請我們翻到舊約的撒母耳記上十三章13節:「撒母耳對掃羅說:你做了糊塗事了,沒有遵守耶和華─你神所吩咐你的命令。若遵守,耶和華必在以色列中堅立你的王位,直到永遠。」我們再翻到撒母耳記上26章21節:「掃羅說:我有罪了!我兒大衛,你可以回來,因你今日看我的性命為寶貴;我必不再加害於你。我是糊塗人,大大錯了。」原來舊約聖經中的糊塗人是掃羅。誰會想到以色列的第一個國王竟然是一個糊塗人?他到底是怎麼個糊塗法呢?

Continue reading

小美人魚

The Little Mermaid (Two-Disc Special Edition)小美人魚是我老婆很喜歡的電影之一。上個禮拜Disney終於出了小美人魚的DVD,我老婆在Wal-Mart看到之後就跟我說她很想要買。我自己其實也很喜歡看卡通,因此我們便上Amazon.com買了小美人魚的DVD。我從來沒有看過這部電影,但是我聽過小美人魚的故事。美人魚是安徒生童話中一個很有名的故事(故事大綱可以參考這裡),但是在安徒生原來的故事中小美人魚最後並沒有嫁給王子,而是悲痛欲絕的化成了海裡的泡沫。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我看完Disney改編的小美人魚之後覺得很生氣,原來的小美人魚故事中的原意已經完去失去,剩下的只是純粹商業化的愛情故事。

如果你看過Disney的卡通你應該會發現Disney的卡通幾乎沒有以悲劇收場的。不管怎麼樣的童話故事到了Disney的手裡最後都會變成王子和公主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小美人魚的故事也不例外。其實Disney對於小美人魚故事的前半並沒有做太大的修改。小美人魚是海底世界國王的小女兒。從小,這個國王的小女兒就比國王其他的女兒來的叛逆。國王規定在他管轄之下的人魚和動物不可以浮到海面上,因為國王知道人類的險惡–人類會補殺一切浮到海面上的生物。小美人魚卻不這麼想,她覺得做為一隻人魚實在無趣,她幻想著自己能夠有一雙腿,然後跟人類一樣的跳舞、在陸地上活動。於是,小美人魚不顧父親一再地警告,一次又一次的跑到人類的船邊去觀看人類的活動。

我不知道是電影故意還是我自己的感覺,總覺得這部電影的前半讓我看到的是青少年的我行我素,同時對於年長者的不尊重。電影中讓我看到的是一個嘮叨、規矩多的爸爸和一個自以為什麼都懂的叛逆少女。爸爸深知成人世界的險惡,因此極力想要保護女兒,不希望女兒過早涉入這危險的世界。女兒眼中看到的卻是成人世界中的繁華和美麗,因此她極力想要脫離少女的身份以加入成人的世界。女兒不顧父親一次又一次的警告,不斷的在成人世界的邊緣遊走。她心想,我在成人世界的邊上遊走了這麼久也沒看見聽見老爸說的那些可怕的事情,看來老爸真的是老了,只會說一堆話來嚇唬我,其實他只是不希望我長大罷了。

於是小美人魚終於遇見了她心目中的王子。也從這裡開始,安徒生童話跟Disney有了極大的分歧。安徒生童話中的王子遇到了船難被小美人魚救到岸上,但是在王子還來不及醒來以前一群村民就蜂擁而來,於是小美人魚只好回到海裡。王子醒來之後第一眼見到的是一個鄉村姑娘,於是王子便一見鍾情的愛上了這位鄉村姑娘。Disney電影中的王子同樣的遇到了船難,小美人魚同樣的把王子救上了岸。不同的是小美人魚唱歌直到王子醒過來,但是在王子還來不及看清小美人魚的長相前就有一群人蜂擁而來,於是小美人魚只好回到海裡。

我相信戀愛過的人都瞭解愛情與生命的不可捉摸。有的時候你以為找到了可以攜手終身的伴侶,對方說不定卻已經在佇思如何跟你分手。有時你身邊的某位異性瘋狂的愛上了你,你卻對他一點感覺都沒有。有時兩個相愛的人看似將有童話般完美的結局,卻因為一場車禍天人永絕。這正是安徒生童話原本的意涵。如果王子早幾分鐘醒過來,小美人魚說不定就將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可惜事與願違,當王子醒來的時候看到的不是小美人魚,而是一位平凡的鄉村姑娘。

小美人回到海裡卻還是對王子不能忘懷,於是她找到了海裡的女巫。女巫答應把小美人魚的尾鰭變成一雙腿,但是交換的代價是小美人將會失去她美麗的聲音,同時小美人魚必須在三天之內讓王子愛上她。如果王子在三天之內吻了小美人魚,她就可以終身成為一個人。如果王子在三天之內沒有親吻小美人魚,小美人魚就會化成一串泡沫而死去。Disney對於處理死亡這個主題非常的恐懼,因此他們決定在電影中拿掉一切跟死亡有關的情節。於是女巫告訴小美人魚你要讓王子在三天之內親吻你,否則你就一輩子屬於我。

Disney電影的結局是王子愛上了小美人魚,同時殺了女巫。小美人魚的爸爸一改往常反對的態度將小美人魚變成了人類,於是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安徒生童話中的結局是小美人魚雖然美如天仙,終於還是沒有辦法讓王子改變他對鄉村姑娘的愛情。王子並沒有親吻小美人魚。小美人魚傷心欲絕的回到海底,她的姊姊卻給了她一把有魔法的劍。姊姊告訴小美人魚只要把這把劍插到王子的胸口,小美人魚身上的魔咒就可以被解除。小美人魚心中掙扎著帶著劍來到海面上,她看著在船上幸福的王子和他的愛人,最後下不了手,寧可自己死去亦不願刺殺王子。於是小美人魚回望了王子一眼,然後化成一串泡沫,往雲彩的深處飛去。

安徒生童話讓我們看到的是愛情的不可捉摸,同時也讓我們看到愛情與死亡其實是一線之隔。在愛情中我們每一個人都為了我們所愛的人死去了。Disney電影讓我們看到的卻是一個自私的少女一心只為了追求自己夢幻中的愛情。Dieney電影中的小美人魚最後是得到了她心中想要的王子,但是誰知道公主是不是過沒幾天又開始嫌皇宮中生活無聊、規矩太多,於是她的心又開始追逐下一個夢幻中的目標呢?在這種 “I want what I want and I must have it NOW” 的價值體系中長大的小孩,你如何能期望他們有天長地久的愛情呢?

「求你將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記,帶在你臂上如戳記。因為愛情如死之堅強,嫉恨如陰間之殘忍;所發的電光是火焰的電光,是耶和華的烈焰。愛情,眾水不能息滅,大水也不能淹沒。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財寶要換愛情,就全被藐視。」 雅歌書第八章6-7節

我說:「沒有在愛情死去的人永遠無法體會真正的愛情!」

哈佛大學提出大學課程改革方案

Harvard University Logo哈佛大學的大名不知道的人大概不多。雖然哈佛是很多人心目中稱羨的名校,在美國高等教育研究圈中哈佛的地位其實沒有特別的顯著。由於哈佛的學生幾乎是美國各州頂尖學生的集合,這些大學生不需要太多的幫助就能夠自行學習。然而哈佛的大學生只佔了全美國大學生比例的0.01%。在哈佛行的通的事情在其他大部分的美國大學不一定行的通。身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不能永遠只想到最聰明的學生,我們的各種教育方案必須兼顧不同程度、不同背景、以及不同需要的學生。

雖然如此,最近哈佛倒是做了幾件值得鼓掌的事情。(當然,這一切都是在Lawrence H. Summers下台之後發生的。Summers被踢下台之後前任退休校長Derek Bok被重新召喚出任暫代校長職位。Bok是我頗欣賞的一位學者,看來Bok對教育還是比較有概念。Summers怎麼樣都只是一個政客而已。Anyway,這些是題外話,扯遠了。)第一件事情是哈佛決定取消早期入學政策 (Early Admission)。早期入學政策被批評是上流社會進入哈佛的優待票。對於來自中下階層的優秀學生來說,取消早期入學政策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來確保他們有足夠的獎助學金可以支付哈佛昂貴的學費。

第二件事情,也是今天的重點,是哈佛大學的提出大學課程改造方案。在今天以就業市場掛帥的社會裡,很多大學(包括哈佛在內)都越來越傾向所謂All You Can Eat式的大學課程方案。所謂的All You Can Eat就是說學校減少必修課程,由學生可以自己選擇他們想要修的課程,並且由學生自己規劃他們的學位。這種課程規劃的好處是學生可以儘量選擇對於就業有幫助的課程修習。例如說一個資訊工程系的學生可以把所有跟電腦相關的課程全部修完而不去修那些看似生硬無趣的通識課程。這種課程規劃在美國這個凡事講究要有選擇性的個人主義國家頗受歡迎,但施行起來的結果往往是學生專精於某一方面的知識卻忽略了大學教育的整體性。

很多的高等教育學者(包括我在內)都對這樣的課程規劃有所不滿。我們相信大學教育的目的不應該只是訓練技術純熟的知識工人。大學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培養能夠獨立思考同時對於全球社會有所貢獻的知識份子。要達成這樣的目標,大學課程規劃必須讓大學生在歷史、文化、宗教信仰、數理各方面都有基礎的認識。

顯然的,哈佛大學的課程規劃委員會也體認到了這個迫切的需要。因此他們所提出的最新大學課程規劃中規定所有的哈佛大學生都必須修習以下的課程:

  • 英文寫作
  • 第二外語
  • 邏輯推理 (analytical reasoning相關課程一門)
  • 信仰與理性
  • 倫理與生活
  • 文化傳統與變遷
  • 美國歷史與全球變遷
  • 世界歷史與全球變遷
  • 生物科學(相關課程一門)
  • 自然科學(物理化學相關課程一門)

我離開台灣已經很久了,因此不知道台灣目前的大學課程規劃是怎麼安排的。也許哈佛的新課程規劃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