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May 2010

5 posts

幾件小事

以前我曾經說過每當我開始瘋狂的更新網誌的時候就代表我最近壓力很大。看來的確很準!

手上的傷

我是一個很容易傷到自己的手的人。從我大學時期開始做電子學實驗就常常莫名其妙的發現手上有傷口。很多的時候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傷到手的。久了,我也就習慣手上有傷這件事情,雖然有點痛,但是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昨天在教會不小心又刮到無名指的指背,而且這次不是輕輕刮到,而是整個皮都被翻了起來。我本來以為刮到手背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反正我拿東西也不需要用到手背,手背在我看來其實沒有什麼存在的價值。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從昨天到今天我一直不斷的碰到這個傷口,碰得我的傷口都快要起水泡了。我這才發現原來手背雖然不如手心那麼的重要,但是它顯然要提醒我它存在的價值。

壓力

期末考結束,學生開始放假。這個週末好幾個學生問我是不是也開始放假了。實情是我現在比學期中還要更忙碌。

從我到UNT教書的第一個學期開始我每學期至少都教一門以上我從來沒有教過的課。這意思是說我必須要花很多的時間準備新的教材、讀書(教科書老師也是要讀的)、準備上課的內容,加上改作業,回答學生的問題、幫助遇到困難的學生…等等。這些花在教學上的時間佔去很多作研究的時間。這聽起來沒有什麼大不了,但是問題出在美國的教授評鑑和升等第一看你每年有多少出版品,第二才是你的教學評鑑。為了這個原因,我現在承受很大的出版壓力。雖然我有好幾篇文章正在寫,但是我已經半年沒有出版任何的文章。這個暑假我要來好好的給他寫,希望暑假可以完成至少三篇期刊論文。

Facebook

Facebook越做越大,寫網誌的人越來越少,但是我對Facebook的興趣越來越小。沒錯,Facebook可以很快的讓你知道別人當下在做什麼,想什麼。但是那少少的幾個字很難表達真正有意義的事情。所以我還是繼續寫我的網誌好了。

phpBB vs. SMF

我想很多人應該都光臨過我的風沙星辰小論壇。從我開始這個討論區到今天也有六年的歷史。雖然看的人不多,但是還不致於到要倒閉的地步。這個討論區從一開始就是建立在phpBB這個程式上面。從phpBB2但現在的phpBB3,雖然phpBB沒有犯過什麼大錯,但是phpBB對於程式臭蟲的更新速度實在很慢。我這幾年一直有在考慮是不是要換別的論壇程式,其中一個我常常在考慮的程式是Simple Machines Forum (SMF)。SMF跟phpBB一樣是免費的軟體,雖然SMF出道比較晚,但是近幾年發展似乎有超過phpBB的趨勢。我雖然很想換到SMF,但是條件是在轉換的過程中必須要能保留現有討論區裡所有的文章和使用者帳號。上個禮拜我花了一點時間做了個測試,結果發現轉換的結果還是不盡人意。看來我暫時還是得繼續使用phpBB了。

買房子≠終身契約

想要擁有自己的土地跟房子並不是某個社會或是國家特有的現象,基本上全世界的人都有這樣的渴望。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有五種基本的需求,而對於安全的需求是在滿足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後第二種根本的需求。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想要擁有自己的房子是一種普遍性的渴望。

自從兩年前拿到了德州的工作,我們決定要在德州買房子之後,我便開始閱讀各種關於購屋、售屋和怎樣保養房子的書籍、雜誌、網路文章、和電視節目。在美國有一個電視台叫做HGTV,這個電視台所有的節目都是跟房子有關的。這麼多書籍、文章、和節目看下來,我發現美國人對於「買房子」這個事情的態度跟我們台灣人(或是中國人)真是大大的不同。

先講講我們台灣人的態度好了。

台灣人很習慣把房子當成終身的契約。怎麼說呢?如果你到台灣街上隨便問一下有多少人在他們現在住的房子裡面住了超過10年以上,我想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會舉手。很多人甚至一輩子都住在同一個屋簷下面。台灣人很容易把土地的擁有權跟自我價值連在一起,因此在很多人的潛意識中擁有越多的不動產就代表自己活的越有價值。雖然房地產也是一種投資的工具,但是對於大多數的台灣人來說,擁有「我的房子」在心理上的滿足感比投資的目的重要的多。因此,台灣人是不隨便搬家也不隨便賣房子的。

美國人在這一點上真是非常的不同。調查發現美國人在一個房子裡面平均只住5-7年。很多美國人結婚之後就先貸款買一個小房子夫妻兩個人住,等到有了小孩,再把小房子賣了換大一點的房子。如果小孩子多了或是大了,房子住不下的時候就再換房子。最後等到小孩子長大成人搬出去住也有了自己的家之後,就把大房子賣掉再買一個小房子老夫妻兩人自己住。當我聽到美國人這樣的作法的時候第一個想法是搬家真累,美國人難道不覺得搬家累嗎?顯然很多美國人不覺得搬家是一件太過分辛苦的事情。也可能有人覺得美國的房子比台灣便宜,所以美國人可以這樣換房子。其實美國小鎮的房子的確不貴,但是大都市像是紐約或是洛杉磯的房價可以沒有比台北便宜。而且大部分的美國人買房子也是貸款買的。美國人這樣的作法其實有幾點可取之處:第一,年輕人剛結婚的時候經濟能力總是比較薄弱,買個小房子不但不會造成經濟上太大的負擔,也可以作為一種存款投資的工具。

第二,搬家其實是勉強自己整理家裡的一個好方法。很多人在同一個房子住久了東西就越堆越多,然後東西多了也就懶得去整理。最後的結果就是家裡堆了一大堆以為還會用到卻只是在佔空間的東西。搬家必須把全家的東西打包,正好可以把那些平常不想動的東西拿出來檢查到底還有沒有留下的價值。

最後,我覺得美國人對房子的態度其實比較符合聖經的教導。聖經上教導我們在世界上都是客旅,而真正的家鄉是在天上。台灣人對房子的觀念使我們太過於把自己的未來寄託在我們看得到的不動產上面。美國人對房子的態度則是把它當成一個寄居的地方,就像一間長期居住的旅館:你不需要把太多的感情投入在你的房子上面,因為你早晚都是要離開的。我覺得這是美國人對於買房子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所以我們家打算在現在的地方住多久呢?目前的打算是七年。至於到時候是不是真的會搬家,再說吧!

這世界非我家 This World Is Not My Home

這世界非我家,我停留如客旅,
我積財寶在天,時刻仰望我主,
天門為我大開,天使呼召迎迓,
故我不再貪愛這世界為我家。

天上萬眾聖徒,望我快來相見,
我將前往歡聚,主已赦我罪愆,
我雖軟弱貧苦,主大能手攙扶,
故我不在貪愛這世界為我家。

(副歌)
主阿,祢知我無良友像祢,
天堂若非我家,我必流離無依;
天門為我大開,天使呼召迎迓,
故我不再貪愛這世界為我家。

孩子的話

「不要」,「都不要」!

這是我們的兒子現在最喜歡的口頭禪。

爸爸:「來!爸爸抱抱!」
Samuel:「不要」
爸爸:「球球,吃飯囉!」
Samuel:「不要」
爸爸:「球球,收玩具囉!」
Samuel:「不要,都不要!」

記得以前在學心理諮商的時候我們常常告訴個案沒有人可以控制他人的情緒。你不能說:「我兒子讓我很生氣」。沒錯,你兒子可以做讓你不喜歡的事情,但是你可以決定要不要生氣。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真正要作到真是很不容易。想想你上了一天班,在辦公室已經受夠了老闆跟同事的氣,回到家想要跟自己的小孩親近親近,結果回到家迎接你的不是笑容滿面的小孩,而是不管你說什麼都是「不要」的小孩。我想就算脾氣再好的人也有受不了想要爆發的時候,更別說那個整天在家裡跟小孩子耗的媽媽了!

這又讓我想到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孩子有時後有心無心的話其實是很傷人的,但是做爸爸媽媽的都必須要學習一件功課就是有的時候不要對小孩子說的話太認真。舉例來說,當我跟兒子說:「來,爸爸抱抱」,而他很快的說:「不要,都不要」的時候,我可以很自然的就生氣或是做出很多負面的聯想。但是我也可以提醒自己兒子的話是無心的,不要想太多,等到他想要讓我抱的時候再抱就好。又例如很多青春期的小孩都跟父母說過類似:「我討厭你」、「你根本都不愛我」這樣的話。我自己做了父母之後才知道這樣的話有多傷父母的心。但是換個角度想想,其實很多時候青春期的孩子說出這樣的話並不代表他們真的討厭爸媽,只是血氣方剛的孩子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言語。不跟他們計較恐怕是比較好的處理方法。

以上,是我做爸爸最近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