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關懷

19 posts

一個男孩的故事

Emmett Till

“Injustice anywhere is a threat to justice everywhere” 這是美國人權運動領袖金恩博士的名言。如果用我拙劣的翻譯能力把它翻譯的話,應該可以這樣說:「任何一處所存在的不公義都會威脅所有其他存在的公義。」再過幾天,一月十九日將是Martin Luther King, Jr.的七十六歲冥誕。美國全國將在本週一放假一天以紀念這位以自己的信仰和鮮血改變美國社會的人。你們知道MLK是我的偶像,所以在他的誕辰紀念日前夕讓我講一個關於美國民權運動的故事。

1950年代的美國正經歷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復甦,社會一片欣欣向榮。然而,潛藏在這繁榮的假象之下卻是一個充滿歧視、仇恨、與不公平的國家。Emmett Till,一個很尋常的黑人男孩,因為他,美國人開始認識到自己的國家有多麼的醜陋。

Emmett Till出生於1941年美國中北部的大城芝加哥。Emmett出生一年後,他的父母便離婚了。Emmett的父親Louis Till在1943年被美軍徵調到歐洲戰場參與二次世界大戰,後來因為嚴重觸犯軍法而被軍事法庭處以死刑。臨刑前,Louis Till想到自己年幼的兒子,於是將自己唯一的遺物--一只刻著自己姓名頭一個字母L.T.的戒指寄給了遠在芝加哥的兒子和兒子的媽。

1950年代離現在其實沒有很遠。當時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台灣前些年吵的很熱的228事件發生在1947年。1949年,中國共產黨從中國國民黨手中奪得中國大陸政權,國民黨倉皇撤退到台灣。在我們這些非美國人的想法中,當時的美國應該已經是世界上最先進、最強大、最民主的國家了。我們這些外國人所不知道的是當時的美國黑人依然活在種族隔離的政策之下–黑人不可以進入白人的餐廳、公共廁所、甚至是公車的候車室;如果在公車上看到白人,黑人必須要讓座;白人坐的位置旁邊黑人不可以坐。西元1954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的判決書中判定種族隔離的學校是不合法的,這一個判決幾乎造成美國南方的白人暴動。當時的美國聯邦政府雖然有心解除種族隔離政策,但是南北兩方的白人反應差異極大。北方的白人一般來說比較能接納黑人是社會的一份子。在南方,黑人跟狗是同一個等級的。如果狗沒有人權,黑人當然也沒有人權。

Continue reading

運動場

The Sudan atrocities are a tragedy that you, sadly, and I will tolerate while we concentrate on sports, television, movies and the rest of our selfish interests. The media cover only as much as we want to watch. The death of 50,000 people is no more important to us during this election season than are the ties the candidates wear during the debates.

JOSEPH T. TEIXEIRA JR.
Bristol, R.I.

以上的那段文字是Time Magazine的讀者投書。你們也許還記得我在九月的最後一天所提到的那篇Time Magazine關於蘇丹大屠殺的報導。這位名叫Joseph Teixeira的讀者便是在讀了那篇關於蘇丹的報導之後有感而發而向Time Magazine投書。

其實我這幾天一直想要寫一篇關於運動的文章,可是今天看到這篇讀者投書之後心情突然變的很沈重。想到有那麼多人正在世界的各個角落為了他們的生存而掙扎,而我卻坐在這裡想著最近有什麼新電影要上演、擔心著FSU的football球隊會不會再輸球、波士頓紅襪隊有沒有辦法破除魔咒從0-3落後的情況下打敗萬惡的紐約洋基隊…等等.覺得很慚愧!

Anyway,我還是決定要把最近一些對於運動比賽經營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FSU football球場外的雕像大家都知道Florida State University是美國南方的美式足球名校(我假設大家都知道FSU在1993及1999年兩度拿到全美國大學NCAA美式足球冠軍)。美國人對於美式足球的瘋狂跟台灣人對於政治活動的瘋狂程度不相上下。想想FSU只不過是個州立大學,但是他們經營球迷與比賽的態度與方法真的很值得台灣的職業球團來學習一下。FSU有一個可以容納八萬人的football球場,這個八萬人的球場幾乎從來沒有一場球賽沒有坐滿人的。上個禮拜FSU對上University of Virginia,結果球場進來了八萬四千五百人,創下校史上第二高的進場紀錄。這八萬多人每個都是球迷嗎?我想不見得。我認為會到球場看球的有兩種人:第一種是忠實的球迷,他們到球場的目的是為了要幫自己喜歡的球隊加油。這種人懂得比賽,是內行看門道。另外還有一些人(而且是很大的一群人)其實是跟朋友一起來的,這些人來或者是看熱鬧、或是感受球場的氣氛、也或是想在吶喊加油聲中發洩自己的情緒。這些外行看熱鬧的人不一定會比內行看門道的人少,因此身為比賽的主辦單位不能只照顧到內行人的需要(讓球隊贏球),也要照顧到看熱鬧的人的需要(讓比賽有趣、帶動球場的氣氛)。一旦這些看熱鬧的人成為了內行看門道的人,他們就會帶更多的朋友來看熱鬧,於是球場永遠不怕坐不滿了。

照這樣看來,一場球賽其實不只是「賽球」而已。球賽其實是一種娛樂活動,端看主辦球賽的人怎麼樣經營它。經營的好,你可以讓一場球賽成為一場嘉年華會;經營的不好,球賽就變成純粹的兩隊賽球。這點是我覺得台灣的職業球團以降各級球賽主辦單位最需要加強的地方。很多台灣的各類球賽仍然停留在賽球的階段,於是會進場看比賽的永遠都是同樣的一群人。看看FSU的football比賽,進場看球的女生絕對不比男生少;照我們的直覺會覺得男生對運動比賽比較有興趣,可是FSU可以做到吸引等量的女生進場看球,可見FSU的比賽在賽球之外有其他吸引人的地方。舉個例子來說,三個禮拜前我去看球的時候,FSU跟美國空軍安排了四架F-18戰鬥機在唱完美國國歌之後從球場的上空低空飛過。當你聽到戰鬥機呼嘯而來的聲音,然後看到四架先進戰鬥機從你頭上飛過,還沒看比賽就已經全場熱血沸騰了。上禮拜的比賽更誇張,開賽前有四個海軍陸戰隊的隊員從飛機上跳傘進入球場,最後一個人降落時帶著比賽用的美式足球來交給裁判,夠勁爆吧!其他像是啦啦隊帶動球場氣氛、樂隊表演、還有整個球場的乾淨整潔就不用我多說了。我真的覺得台灣的這些職業球團應該派代表來跟FSU學學怎樣經營運動比賽。

By the way,上禮拜的比賽FSU最後以36-3痛宰大家一致看好的Virginia,真是太爽了。

(附註:波士頓紅襪隊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從0-3連贏四場,終於打敗了萬惡的紐約洋基隊進入總冠軍賽!)

總統大選

Republican & Democratic Symbols上個禮拜,美國的民主黨在Boston召開今年度的全國黨代表大會(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因為今年是總統選舉年,因此黨代表大會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推出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由於John Kerry在今年年初的各州民主黨黨內初選已經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沒有理由民主黨會推出別的總統候選人。基本上今年的民主黨黨代表大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幫助John Kerry造勢,希望能一舉在年底的總統選舉打敗現任的布希總統。一整個禮拜的黨代表大會跟台灣的政治大拜拜感覺上其實沒什麼兩樣。一個剛從台灣來的學生這幾天看到新聞播出的各種民主黨的造勢活動後,有感而發的跟我說:「奇怪,怎麼這些造勢活動跟台灣選總統的時候感覺那麼的像?」我說,造勢本來就是這樣嘛!請演藝界的明星來助陣,再找一些很能搧動群眾情緒的人來站台…造勢不就是這樣嗎?民主政治基本上就是一個popular contest。你如果想要當選你就必須要比另外的候選人更受選民的青睞,因此造勢是不可避免的。至於你要怎麼樣讓氣勢持續下去,好讓選民在選舉的時候投你一票,那就是候選人的本事了。

政治是一個很敏感的東西,當兩個人的政治理念不相同的時候是很容易起衝突的。前幾天中午我跟幾個同事還有我的老闆一起去吃午餐。席間有人提到前一天晚上John Kerry在民主黨黨代表大會中發表的演說-這是整個黨代表大會的最高潮。正當我的幾個同事興高采烈的討論著John Kerry的演說的時候,有另外一個同事在旁邊冷冷的說了幾句風涼話。看的出來這個「異議份子」是共和黨的支持者;還好其他幾個支持民主黨的同事很識相的沒有繼續討論下去,才沒有讓好好的一頓午餐變成政治戰場。

美國總統大選正在如火如荼展開,我也同時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怎麼樣的人適合當總統呢?如果有兩個候選人,一個人打著道德牌宣稱他要恢復美國人的道德,可是執政能力很差;另外一個執政能力強,可是對於道德價值問題採取比較放任自由的主張;我們該選那一個人當總統呢?明眼人應該都看的出來我所說的第一個人是美國現任總統George W. Bush;第二個人不一定是John Kerry,倒是比較像Bill Clinton。畢竟John Kerry沒有當過美國總統,我們不知道他的執政能力如何。如果有這樣的兩個候選人,我們究竟應該選哪一個呢?Bill Clinton的私生活不檢點已經不是秘密了,可是很多的美國人都覺得他總統做的好。Clinton幫助美國人創造了九0年代的繁榮經濟,而且在他任內美國沒有介入任何龐大的軍事戰役。George W. Bush則是大家眼中的道德先生,凡事以道德原則為重。但是很多時候卻也因此非常的固執,甚至有人他說是剛愎自用。Bush不顧世界各國的反對逕自攻打伊拉克,現在搞的大家怨聲載道,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美國國內油價飆漲、失業人口居高不下…到底Bush跟Clinton誰才是比較好的總統呢?

大部分美國的福音派牧師會告訴你Bush是好總統,Clinton不是。他們的原因很簡單,因為Bush的道德比Clinton好,而且Bush的道德主張比較符合聖經的教導。福音派的牧師大都認為美國總統的價值觀比執政能力來的重要。說實在的我並不是很同意這種說法。雖然大家都說布希是個很好的基督徒,也很努力的為美國社會維護基督教的價值觀,但是這種人也許適合當牧師而不是政治家。我同意同性戀婚姻合法化、墮胎合法化…等是很重要的議題,但是我不認為就憑著對這幾個問題的看法就能夠決定誰比較適合當總統。Anyway,我對Bush很失望!雖然我不知道John Kerry會不會做的比Bush好,但是我希望能夠換人做做看了。

種族歧視

Civil Rights前幾天在台灣同學會的留言版上看到一個台灣同學的留言,大意是警告要來美國唸書的新生來美之後不要跟黑人和中國大陸來的人走的太近。根據這位台灣同學的說法,黑人跟中國大陸的人都不是好人。看了這個同學的留言讓我很傷心,但是令我驚奇的的不只是他偏激的言論內容,而是竟然沒有任何人站出來反駁他的觀點。

不過這位同學的留言只出現了一天就被同學會的網站管理員給刪除了。也許看不見會讓我們覺得好一點。

前幾天我寫了一篇關於蘇丹的文章,文中提到美國人的世界觀有待加強。如今回來看看我們台灣人的世界觀,真是狹隘的可悲。至少美國人在1960年代之後已經開始覺醒到他們自己人民種族歧視問題的嚴重性。今天很多台灣人不但對於種族歧視問題毫無覺醒,甚至覺得這種「美國人的問題」不會發生在我們的身上。真的是這樣嗎?

為什麼會有種族歧視呢?種族歧視的問題根源在於一個社會如何定義人的價值。當一個社會把人活著的價值定義在膚色、性別、家世、身高、體重、年齡、學歷、或是宗教信仰上的時候,歧視是必然的結果。因此很多自以為沒有種族歧視的人其實還是用著不同的方式在歧視別人。不要說別人,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用一個人的外表來判斷一個人的品格和能力。很不幸的,很多時候在潛意識中我仍然暗暗的用外表來判斷人。其實這就是某種型態的歧視。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戴著有色眼鏡在看別人,問題是你有沒有覺醒到它的存在以及它所造成的偏光效果。

寫這篇的目的主要是希望那些在國外留學以及即將出國留學的人多花點時間去瞭解你身邊不同族群的人,而不要一昧的迎合主流文化與族群。美國是個強調多元文化的國家,不要以為以白人為主的美國主流文化就一定是好的,值得學習的。黑人、西班牙裔、印地安人、甚至是其他的外來民族,他們的文化與傳統也許讓你覺得很陌生,但是他們身上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特質。至於中國大陸來的人,再怎麼樣他們也是我們同文同種的中國人。雖然政治因素造成了兩岸的隔閡,在你沒有真正跟他們接觸之前,請不要太早就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每一個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是獨特的。請你花點時間、精力去瞭解你身邊的人。當你還沒有真的花時間去瞭解一個人之前,請不要用種族的刻板印象去論斷他。

蘇丹

Sudan Aid對很多人來說,蘇丹是個很陌生的國家。我對蘇丹的認識其實也僅止於知道它是一個非洲國家如此而已。直到幾個禮拜前,我在看新聞的時候看到一則短短的報導說蘇丹內部的激進派阿拉伯回教游擊隊與Darfur地區的民兵發生衝突;這些回教游擊隊在蘇丹政府的刻意縱容下,四處燒殺擄掠當地黑人所居住的村莊。據統計到今年六月已經有一百二十萬的蘇丹人民的村莊被燒成平地。這一百二十萬的難民被趕出他們的居住地而四處流離失所;他們沒有田可以種、沒有水可以喝、也沒有飯可以吃。這一百二十萬人中有將近九十萬是婦女與兒童。今天的報紙又報導說這些回教游擊隊不但燒殺擄掠,並且以強暴當地黑人婦女與女童作為羞辱黑人的手段。更不幸的是,蘇丹地區的雨季已在最近展開。大雨以及暴漲的河水讓這些無家可歸又沒有食物的蘇丹人陷入極大的困難。專家估計目前仍有十五萬的蘇丹難民在一些偏遠的地方是人道救援組織限於人力物力無法到達的。如果人道救援組織沒有辦法提供即時且龐大的幫助給這些難民,這十五萬人將全數在這個雨季病死或是餓死。

一百二十萬人是台北市人口的一半。一百二十萬人無家可歸的新聞竟然只在新聞報導中播出短短的30秒鐘,而且還不是頭條。有的時候我真的覺得美國人的世界觀有待加強(當然台灣人的更好不到哪裡去);每天的新聞都是伊拉克、伊拉克,難道就不能花點時間關心一下其他的國家嗎?一百二十萬人無家可歸斷水斷糧這種事情難道不值得全世界的人來關心嗎?就因為蘇丹這個國家沒有錢又不產石油,他們的人民就比其他國家的人民賤嗎?

我心裡覺得很悲憤。最近常在想,等我拿到博士學位(這個學位是一定要拿到的,因為我很清楚是神帶我來念這個學位的),也許不回台灣也不留在美國。也許我會加入世界展望會之類的人道救援組織而到落後國家幫助那些需要的人。當初我出國唸書的目的不就是要幫助需要的人嗎?曾幾何時,學位已經變成一種追求安逸生活的工具與手段了呢?不想過安逸的生活嗎?當然想。我想有穩定的工作與收入,我想結婚成立自己的家庭,我也想享受我的人生。但是每次當我看到像蘇丹這樣的新聞,我心裡的火就開始燃燒。想到馬偕博士的名言:「寧願燒盡,不願鏽壞」於是我自問:值得嗎?當世界上有這麼多人沒有飯吃的時候,我還花五塊錢美金去看電影,值得嗎?當世界上有人正無家可歸流離失所的時候,我卻坐在家裡開著冷氣看ESPN,值得嗎?我自己的享受比其他人的生命還更重要嗎?

我能做什麼呢?其實我現在也不能做什麼。我能做的只是省下一些生活上的開銷,把省下的錢捐給世界展望會(World Vision)或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之類的國際救援機構。除了在禱告中紀念這些受苦的人民,我也為我自己禱告。我求神讓我知道這是不是祂所要我走的道路。我不知道我所學的高等教育行政要怎樣被用在這些國家,同時我也沒有參與類似工作的經驗。但是我求神開路,指引我祂所要我走的路。

如果你有能力,希望你能捐一點錢給以下的人道救援組織:
國際世界展望會 World Vision: https://www.worldvision.org/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UNICEF: http://www.unicef.org/